4月12日第一操盘手,中国人民银行(下称“央行”)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,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.46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.93万亿元,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。整体来看,一季度货币政策靠前发力,信贷投放总量合理适度。 3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04.8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从剔除去年高基数影响的两年平均增速看,2023年和2024年3月末M2平均增长10.5%,高于2018年—2022年同期平均增速,保持了流动
4月12日第一操盘手,中国人民银行(下称“央行”)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,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.46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.93万亿元,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。整体来看,一季度货币政策靠前发力,信贷投放总量合理适度。
3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04.8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,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从剔除去年高基数影响的两年平均增速看,2023年和2024年3月末M2平均增长10.5%,高于2018年—2022年同期平均增速,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。
整体来看,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投放基本符合市场人士预期,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合理的融资需求,与当前经济增长情况相适应。市场普遍观点也认为,合理适度是当前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特征。近年来,贷款增速总体上有所回落,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。
一季度信贷量价更加平衡
今年一季度,贷款总量稳定增长、均衡投放。3月末,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7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9.6%,比上月低0.5个百分点,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、金融机构信贷均衡投放等因素影响。
数据显示,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.09万亿元,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.46万亿元,较去年同期高基数有回落,但仍比2022年同期多增逾1万亿元。一季度经济数据总体好于预期,物价温和回升,信贷支持效果正逐步显现。
专家指出,贷款同比波动主要是基数影响,去年一季度银行“开门红”冲高较多,对后三个季度造成一定透支。去年下半年以来,央行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均衡投放,避免资金沉淀空转,为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留有后劲。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,在“盘活存量”背景下,信贷过于追求“开门红”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,信贷量价更加平衡。一季度贷款投放进度向过去五年接近40%的比例回归。
分部门看,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.33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3568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9750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7.77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2.97万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6.2万亿元,票据融资减少1.5万亿元;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36亿元。
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,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融资保持较快增长,对于满足实体经济中长期投资的资金需求,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。
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仍有支撑
3月末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0.32万亿元,同比增长8.7%,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.93万亿元,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.11万亿元;政府债券净融资1.36万亿元。
虽然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较前两个月略有下行,但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。专家分析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之所以下行,既有部分储备项目贷款合理后移发放的因素,也有政府发债进度偏慢的影响。从全年看,新发行政府债券总规模预计接近9万亿元,新增贷款也将保持在合理水平,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仍有支撑,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固。
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,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加快,对信贷依赖程度下降,信贷增速降低,甚至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落,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,因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创造出的“GDP/信贷(社会融资规模)”是截然不同的,新兴产业有望带来更高的“GDP/信贷(社会融资规模)”水平。
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未来或纳入政策工具箱
数据显示,当前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。3月份,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75%,比上月低1个基点,比上年同期低22个基点;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.71%,比上月低15个基点,比上年同期低46个基点,均处于历史低位。
同时,今年以来,金融机构服务好“五篇大文章”成效突出,主要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、绿色贷款、普惠小微贷款同比总体仍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,快于全部贷款增速。
在新增贷款投向优化、存量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,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、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均认为当前我国信贷增长正处于“提质换挡”期,当下“稳信用”的总量和结构、存量和增量已同等重要。
记者了解到,央行还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,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。目前市场预计二季度或迎来政府债发行密集期,尤其是特别国债也可能启动发行。央行将灵活把握公开市场逆回购等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,精准对冲财政发债因素的短期影响,维护市场利率平稳运行。
据专家分析,未来央行可能将买卖国债纳入政策工具储备第一操盘手,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;但货币金融条件总体仍将维持合理适度,这与欧美正常货币政策用尽、被迫大量购买国债等的行为有根本区别。
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,维持统一企业中国(6.73, 0.61, 9.97%)(00220)“跑赢行业”评级,上调2024和2025年盈利预测各11%,分别至17.2亿元人民币和18.9亿元人民币,目标价上调15%至7.5港元。公司2024年第一季整体收入增长低双位数,实现净利润4.57亿元人民币(下同),同比下降6.3%,剔除去年第一季度合肥工厂土地出售收益(...
讯,证监会修订发布《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》,优化发展理念第一操盘手,统筹规范融资行为。一是校正机构定位。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端正经营理念,聚焦主责主业,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,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,突出价值创造、股东回报和投资者保护,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要求,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,在规范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标杆示范作用。二是规范市...
格隆汇5月8日丨DM GROUP(08363.HK)公告第一操盘手,孙邦桂已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,自2024年5月8日起生效。 股市回暖,抄底炒股先开户!智能定投、条件单、个股雷达……送给你>>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...
(原标题:我和REIT的相关业务人员聊了一下) 五一之前,我和某基金公司搞REITs业务的人聊了一下,初步聊了一下REITs目前的发展,简单和各位读者汇报一下REIT目前的进展,本文无广告。 本文写于五一假期,嗯,没辙,没抢到五一期间的高铁票。 第一,收益情况。 以前REITs太火,REITs这种多年封闭式基金场内交易价格溢价不低,甚至可以说是溢价高,那么相...
跌得一塌糊涂,涨得惊心动魄! 小麦市场无时无刻不在考验人们的心理,大起大落的表现着实是让人有些难以释怀。 好在,麦价终于涨了,大家坐稳扶好,短期内,小麦犹如打了鸡血,行情或将“越涨越凶”…… 政策利好加码,小麦不涨都难! 政策是一把双刃剑! 此前,政策性小麦集中轮出,中储粮以及地方性粮库越是流拍,越是加大“剂量”的拍,这无疑让市场情绪持续忍受“暴击”! 然而...